百花海
扫描关注百花海

手机扫描二维码

稻瘟病是什么?

百花海编辑:童乐荷2022-12-13农药百科 9

稻瘟病是什么?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重要病害之一。。发生遍及全国各大稻区,北方稻区以稻颈瘟为害最为突出,流行年份一般可造成损失10%~20%,严重者可达50%以上。 症状 水稻生长期间,植株各部位均可发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以下几种: 苗瘟: 3叶期前病苗基部灰黑色枯死,无明显病斑。3叶期后病苗叶片病斑呈短纺锤形、棱形或不规则小斑,灰绿色或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青灰色霉层,严重时成片枯死。北方稻区多不发生苗瘟。 叶瘟: 分蘖盛期发病较多。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点,以后病斑逐步扩大,最终造成叶片枯死。根据病斑形状、大小和色泽的不同,可分4种类型:①慢性型。病斑呈棱形或纺锤形,外层为黄色晕圈,内环红褐色,中间为灰白色,病斑两端常有纵长褐线。在高温下,病斑背面产生青灰色霉状物。②急性型。病斑为椭圆形、圆形、菱形或不规则形,针头大小至绿豆大小,暗绿色,水渍状,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此类病斑发展快,常为流行的先兆。③白斑型。病斑为圆形或近圆形,白色。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④褐点型。病斑褐色,针头大小。多产生在气候干燥、抗病品种和稻株下部叶上,若在适温高湿条件下,可转为慢性型病斑(彩版五,28)。 节瘟、叶枕瘟: 节瘟发生在稻株下部节位上。初期节上有褐色小点,逐步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褐色,并凹陷缢缩。早期发病可造成白穗。叶枕瘟发生在叶片基部的叶耳、叶环和叶舌上。初期病斑灰绿色,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潮湿时长出灰绿色霉层,可引起病叶枯死和穗颈瘟。 穗颈瘟、枝梗瘟: 发生在穗颈部和小穗枝梗上。病斑初期为暗褐色,后变黑褐色。在高湿下,病斑产生青灰色霉层。发病早的形成白穗,发病迟者,籽粒不饱满,空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差,碎米率高。 粒瘟: 发生在谷粒的内外颖上。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灰白色,随稻谷成熟,病斑不明显;发病迟的病斑为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原 有性世代为Magnaporthe grisea Barr.(仅在人工培养下产生,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oryzae Cav.为真菌,属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该病菌发育适温为8~37℃,最佳温度范围26~28℃,在10~35℃范围内均可产生分生孢子,以25~28℃最适宜;病菌侵入寄主组织以24~30℃最适。当空气湿度饱和时最有利分生孢子形成;若相对湿度低于80%,分生孢子几乎不能形成。相对湿度达96%以上,有水滴存在,孢子萌发侵入寄主。日光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在缺氧条件下孢子不能萌发。 发病特点 稻瘟病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翌年当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降雨,便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也可随雨滴、流水、昆虫传播。孢子达到稻株,在有水和适温条件下,萌发形成附着孢,产生菌丝,侵入寄主,摄取养分,迅速繁殖,产生病斑。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逐步扩展蔓延。 一般高氮肥地块发病重;增施磷、钾肥有利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为害。长期灌深水冷水,土壤缺氧均有利发温湿度对发病影响大。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达90%以上,植株体表面保持6~10个小时的水膜,易发病;当温度大于32℃或小于15℃时病害受抑制。北方稻区在水稻抽穗期,遇20℃以下,兼有降雨天气,易流行穗颈瘟。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因品种单一造成病菌生理小种变化。 (2)种子处理。可选用10%的402抗菌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20%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2天,或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再堆闷3小时。 (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追施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置,前期浅水灌溉,分蘖期适时排水晒田,以后即湿润灌溉。 (4)生长期药剂防治。针对北方稻区发生特点,应早防叶瘟,预防穗瘟、叶瘟。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近期有阴雨,气温在20℃以上,立即打药控制。重病田和感病品种连续间隔7天1次。穗瘟:凡孕穗期叶病率1%~3%,病情有上升势头,并将有阴雨天,应在破口和齐穗期各打1次预防药。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克,40%克瘟散75~100毫升,40%稻瘟灵(富士一号)75~100毫升,50%多菌灵75~100克,或50%异稻瘟净100~150毫升对水10千克,用机动喷雾器喷雾。在阴雨天,防治穗瘟打药不便,可用生石灰与硫磺粉按10∶1或二炭灰与三环唑按20∶1拌匀撒施(《农业实用技术百科全书》)。

稻瘟病是什么?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您好
品种抗病性不同,在同一个种植环境下,有些品种对于稻瘟病的抗病性稍强,发病就会弱一些或者不发病,反之亦然。
播种的时候遇到连阴天或者是连雨天,就会很容易感染稻瘟病。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水稻旺长、贪青,稻苗的抗病能力会相应减弱,容易患稻瘟病。
稻田里的水长时间不排,不放水不排水,或者是在水稻抽穗期的时候,田间又缺水,等于是水分管理不当,造成水稻生长受挫,易感染稻瘟病。
仅供参考
祝您开心快乐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急性型病斑:在叶片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醉叶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白点型病斑: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褐点型病斑:多在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产生少量孢子。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发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水稻稻瘟病怎样防治呢?

水稻稻瘟病,一是品种不抗,二是偏施氮肥,三是只要条件、环境、气候适宜,他会扩展的。他是靠气流、雨滴传播的,往往在雨前防治,比雨后防治要好。所以在破口前防治穗颈瘟,如果有雨,抢时间在雨前防治,效果最好。
在发病前用三环唑喷雾预防,效果较好,如果已经发生了稻瘟病,在发病初期,用稻瘟酰胺、稻瘟灵、咪鲜胺、富士一号+有机硅+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喷一次。

89%的农户还看下:

五香血藤的叶子和果实图片

济南广告策划中广告词的创意写作技巧

小麦种的浅了露外面了怎么办

喷雾补水仪加水就可以喷

血风藤就是鸡血藤吗?鸡血藤与血风藤的区别

驴子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韭蛆怎么防治

大血藤别名是什么?小血藤和大血藤的区别

济麦55小麦品种介绍

联合收割机 发动机高温 有什么办法解决

文章关键词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多菌灵 农业机械收割机鸭子吃什么耳朵养殖方法怎么养殖郁金香购买鱼苗小葱干尖发黄怎么防治荞麦收割机山楂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