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海
扫描关注百花海

手机扫描二维码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百花海编辑:赫连邪荣2023-06-26养殖技术 1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养殖叉尾鮰,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们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保持在1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到慢慢长大后可以采用混养形式,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叉尾鮰鱼的养殖条件?

1、鱼塘条件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2、适时下塘鱼苗下塘前,注意观察鱼苗能独游;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若是长途运输的鱼苗,可以先搭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比较长,血液内二**碳含量高,可以先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体溶氧,让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碳排出体外;等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方可下塘。3、饱食下塘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4、饲料投喂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5、日常管理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叉尾鮰怎么养能活得久?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叉尾鮰鱼对水质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多次换水,以满足它的生长需求。换水要换掉旧水的一大半,留少量旧水保存一些浮游生物,以供它捕食。如果不方便换水,也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增氧剂或者调节水质的药物,来提高水质的质量,和换水效果等同。
日常管理是养殖鮰鱼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包括对池塘的清理和消毒以及做好防逃工作和清理食物残渣。池塘的清理消毒一般是每隔十五天进行一次,每次投喂饵料的一个小时后清理掉食物残渣,防止它们影响水质。每天至少巡查两次池塘,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善,观察鮰鱼的进食量和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处理。

叉尾鮰分池养殖方法?

1、池塘选择
  养殖斑点叉尾鮰商品鱼池塘一般面积为2~10亩,要求水质好,能加注新水。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常规清塘,杀灭野杂鱼、病菌、寄生虫等敌害生物。
  2、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分为主养和混养。主养池塘亩放大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600~800尾,搭配鲢、鳙鱼种200~300尾,但不宜搭配鲤、鲫鱼,因斑点叉尾鮰与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容易发生争食。草鱼的抢食能力强,也不宜搭配。通过试验,美国的科研人员认为在斑点叉尾鮰主养池塘混养罗非鱼效果很好。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以单养方式养殖斑点叉尾鮰每公顷可放养4400尾而收成鱼1400千克,如果混养罗非鱼每公顷1240尾,则每公顷可收斑点叉尾鮰1568千克,罗非鱼266千克,使总产量达每公顷1834千克,比单养增产27.3%。混养池塘每亩放鲢、鳙鱼种300~350尾,鳊鱼100~150尾,斑点叉尾鮰300~400尾。放养斑点叉尾鮰的规格要求10厘米以上,鲢、鳙鱼及鳊鱼的规格在50克/尾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或在秋季将斑点叉尾鮰从大规格鱼种培育池直接转入商品鱼饲养池塘。
  3、饲料配方
  斑点叉尾鮰商品鱼一般采用含蛋白质25%~36%的配合饲料饲养。动物蛋白可从鱼粉、肉骨粉、蚕蛹中任选一种,比例约占饲料原料的10%~20%。植物蛋白可根据各地饲料来源从豆饼、麻饼、菜饼、花生饼中选取1~2种,比例约占60%~70%。其他能量饲料可从米糠、小麦、大麦、玉米中选取1~2种,比例约占10%~20%。美国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饲料中一般还添加2%~2.5%的动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及矿吻质混合物。美国饲养斑点叉尾鮰的两个配方如下:
  1、阿肯色州斯图加特养鱼试验场配方:鲱鱼粉10%,大豆粉(49%蛋白质)20%,干燥蒸馏可溶性物质8%,米糠25%,米粉尘10%,棉籽粉10%,血粉(或羽粉)10%,混合维生素0.5%。
  2、奥本大学配方:鲱鱼粉10%,大豆粉(44%蛋白质)51.2%,黄玉米粉22.7%,干燥蒸馏可溶性物质7.5%,小麦5%,动物脂肪2%,无钙磷酸盐1%,混合维生素0.5%,混合微量无机质0.08%。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经常投喂一些新鲜的螺蚌肉,加速斑点叉尾鮰生长。投饲量根据水温情况确定,5~9月占鱼体重的4%~7%,4月、10~11月占鱼体重的2%~3%。
  高温季节应经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环境,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叉尾鮰摄食率,促进快速生长。
  斑点叉尾鮰商品鱼经10~12个月饲养,主养池塘净产量650余千克,斑点叉尾鮰净产可达450余千克;混养池塘亩净产700余千克,其中斑点叉尾鮰产量200~250千克。主养池塘的饲料系数为1.57~1.73,混养池塘的饲料系数1.8~2。

斑点叉尾{鱼回}池塘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斑点叉尾回的苗种培育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管理基本相同,放养前要彻底清塘、培肥水质。由于该鱼喜欢集群摄食,不宜稀养速成。
1、鱼苗培育:为了提高成活率,斑点叉尾回鱼苗下塘前最好在水泥池、网箱等暂养3—5天,这段时间可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鱼苗下塘每亩放8—10万尾,经15天左右可达3.5厘米左右,成活率一般可达80%。此时应分疏进行育种培育。亦可在流水水泥池或鱼池中用网箱培育,经10—15天长至2厘米以上,再转入池塘培育鱼种。水泥池深1.2米,容积1立方米,流量25升/分,可放养幼苗2万尾左右,投喂配合粉状饲料(含粗蛋白35%—40%)及部分天然饵料。投喂时将粉状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入池中。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若水泥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刚孵出的仔鱼,经20—25天培育即可达3—4厘米规格。若要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时,此时要分疏,每平方米放200—250尾为宜。
2、鱼种培育:每亩放3厘米左右的斑点叉尾回鱼种3万尾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30%—32%),投饲量5%—8%。待鱼种长至10厘米规格时再分池,此时每亩放养量5000—8000尾。一般饲养100天体重可达50克以上,然后进入商品鱼饲养阶段。鱼种培育池可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以控制水质。
3、并池越冬;斑点叉尾回能自然越冬,可并池,也可转入网箱越冬。池塘冬养每亩放50克左右鱼种1—1.5万尾。冬养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和水温高低掌握是否投饵。水温10℃以下不可投饵,10℃以上可少量投饵。管理同家鱼种越冬。
(二)成鱼养殖:斑点叉尾回适应性强,即可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集约养殖和家庭式小水体养殖等。
1、池塘单养:单养可利用一般池塘,全年均可放种,但以春季放种养殖效果最好。鱼池经清整消毒后,每亩放养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鱼种800—100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每亩产750—1000公斤。鱼种放养要求规格尽可能一致,同时每亩搭配同规格或稍小的鲢50尾,鳙30尾,有利于控制水质。
采取捕大留小或轮捕轮放方式后,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当部分个体达500—750克时可轮捕上市。
饲料最好用,含粗蛋白25%—28%,也可直接投喂花生麸、豆饼等,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进行。日饵量在放养初期为鱼体重的3%—4%,个体达500克可降为2%—3%。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自定投饵。另外,还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平时应经常注水,排灌不便的池塘应配增氧机。
2、池塘混养:斑点叉尾回可同我国饲养的鱼类,如鲢、鳙草、鲂等鱼混养。但由于其性温和,食性与鲤、鲫鱼,基本相似,抢食不如鲤、鲫鱼,故不宜与之混养。混养每亩放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400—500尾,同样规格的鲢、鳙、草、鲂等鱼450尾左右。加强投饵和水质管理,可获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
3、高产成鱼塘套养:在不减少其他鱼类放养的情况下每亩套入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50—100尾。适当增加投饲量,并搞好水质管理,防止缺氧浮头。一般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套养斑点叉尾回的池塘应考虑调整鲤、鲫鱼的搭配比例,以少为佳。
水质过肥,排灌不便,养殖经常浮头的池塘,如无增氧设备,不宜养殖斑点叉尾回。
4、:斑点叉尾回虽为底层鱼类,网箱中饲养的鱼经过驯化,可大部分上浮抢食。采用常规,投喂,可取得高产高效。
(三)病害防治
斑点叉尾回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食盐。和不宜为斑点叉尾回的全池遍洒治疗药物。此外亦不宜作为斑点叉尾的浸洗药物。
斑点叉尾回虽抵抗力强,疾病少,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烂鳃病等发生。尤其早春鱼体受伤易发,因此操作应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预防。各病治疗方法如下:
1、:
(1)10ppm溶液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2.5—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种30—。
(2)3%—4%的食盐浸洗5分钟;或0.5—0.6的食盐浸洗1小时以上。
(3)浓度各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在密网箱内浸洗2—4天。
(4)每亩用菖蒲2.5—5公斤,拌食盐0.5—1公斤,如人尿2—5公斤,捣碎拌和后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
(1)0.2—0.4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小时;或20—2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20分钟,隔天再洗1次。
(2)0.03ppm溶液浸洗2小时,治疗甚佳。但此法不宜全池泼洒。
3、孢子虫病:尚无有效疗法,要注意预防,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
4、烂鳃病:
(1)用0.03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2)每100公斤鱼用呋喃唑酮35克制成药饵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
5、三代虫病:
(1)25ppm福尔马林药浴;
(2)0.5—0.7ppm硫酸铜药浴。
6、车轮虫病:
(1)0.8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15分钟后注入新水。
(2)福尔马林25ppm药浴30分钟。
7、肠炎病:每50公斤用呋喃西林粉剂2克拌饲料投喂,连续3天即可治愈。
8、蛭病:除彻底消塘消灭水蛭外,水蛭多的池塘可用一只腐烂的猫尸体放于进水口,气味随水入池,可驱赶和杀死水蛭。
(四)活体运输斑点叉尾回的运输极为方便,10厘米的鱼种在100—500尾/袋的密度下,长达15小时死亡。1989年新疆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一层湿纱布(实际3—4层)一层鱼(后备亲鱼和亲鱼)装在塑料桶内运输,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成活率100%。

斑点叉尾鮰养殖分析?

饲料斑点叉尾鮰属于摄食性鱼类,在实际生产中,应选用全价配合饲料,并采用合适的投喂技术,以保证稳产高产。成本投入大概在2万左右,亩效益大概在10万元左右。

工厂化养殖叉尾鱼可以吗?

可以。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同时也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病症表现为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预防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工厂化养殖斑点叉尾鱼的方法?

养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同时也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病症表现为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预防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养一斤叉尾鱼要多少饲料
1、养殖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首先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然后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可以保持在10°C以上。可以给鱼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主要成分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为主。
2、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该病毒的感染症状是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内脏血管充血,此病主要在夏季温度高时危害鱼苗或鱼种。
3、预防病毒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鱼种下池前可以每升用10-30克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每100公斤鱼可以每天用败血宁25克,拌入饲料投喂,连用3-4天即可。
二、叉尾鱼养殖技术
1、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为3-5亩,每亩放养60-80尾亲鱼即可,同时可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2、在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C以上。
3、叉尾鱼苗养殖4个月即可上市,它的养殖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上市,所以养殖成本不会很高。叉尾鱼喜欢集群摄食,昼伏夜出,在野外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比如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种子和小杂鱼虾。

89%的农户还看下:

建养鸡场需要哪些部门审批?

适合摆地摊的小生意有哪些?

你养狗吗 英文怎么说

美国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好不好就业?

中国有哪些LOL战队,最好有强弱排名

扬州两人三日游旅游攻略

如何防治?葡萄根部线虫有哪些?

请问成都那里有卖果汁、咖啡、饮品、冰品等原料的?

黑龙江省大米产地排名?

最常用的融雪剂和普通的工业盐是一种物质吗?

文章关键词
人工养殖 工厂化养殖 养殖方法 养殖方式 美国养殖 池塘养殖 如何养殖水母轻松养殖石榴果实病害茉莉养殖南美白对虾饵料配方有哪些养殖大鲵养殖哪个好双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