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海
扫描关注百花海

手机扫描二维码

玉米粗缩病怎么防止

百花海编辑:耿又双2022-12-01农药百科 10

玉米粗缩病怎么防止

化学防治
一是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播种时,采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

二是喷药杀虫。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25%扑虱灵50克/亩,在玉米5叶期左右,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每亩550毫升,对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

总结
玉米粗缩病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了就很难治愈,在病株上喷上某种药剂就使它恢复正常是不现实的,但只要做到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环环紧扣,就一定能够控制其危害蔓延。

玉米粗缩病怎么防止

玉米粗缩病怎么治?

粗缩病毒病,首先要注意用蚍蚜酮或噻虫嗪兼治传毒媒介害虫例如蓟马,蚜虫等。 发病后推荐配方毒氟磷800倍或20%盐酸玛琳呱1200倍或5%辛菌氨醋酸盐800倍或5%氨基寡糖素600倍喷施防治。推荐配方毒氟磷1200倍+5%氨基寡糖素600倍和5%辛菌氨醋酸盐800倍+5%氨基寡糖素600交替喷施,每7天一次,适当添加硫酸锌和叶面肥同喷可增加效果,或添加全脂奶粉30克。

玉米条纹矮缩病毒病有哪些症状?

玉米条纹矮缩病毒病:玉米发病后重要特征是节间缩短,株形矮缩。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矮缩显著,顶叶丛生,雄花不易伸出,果穗不能抽出,如抽出,籽粒亦多秕瘦,病株上部多向一侧倾斜。后期受害,则矮缩不明显,对产量影响小。叶部受害,最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延叶脉出现连续的或断续的淡黄色条斑,从叶基部向尖部发展。后期叶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灰黄色或土红色,条纹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病叶提早枯死。叶片上的条纹生长部位及宽度,有两个类型: ①密纹型:在病叶上两条明显叶脉之间,常生出1~5条连续的或断续的条纹,宽度0.2~0.7mm。最初叶片直立,颜色较淡,开张角度较小。这种类型出现较迟。 ②疏纹型:条纹产生在明显叶脉上,在脉间极少出现,宽约0.4~0.9mm。最初叶色较浓,叶片开张角度大。这种类型发生早,并多在重病田发生。 田间以密纹型为主,也有两种类型混合发生的,但疏纹型病株很少单独发生。叶鞘、茎秆、髓、穗轴、雄花花序的小梗、苞叶及苞叶的延伸物均可受害。尤以苞叶及其延伸物敏感,生病后易显症状,产生淡黄色条纹或褐色坏死斑。 病叶沿脉出现淡黄条纹自叶基向叶尖发展,在条纹上产生长短不等褐色坏死斑,叶脉迅速坏死呈红色枯纹,病叶提前枯死,叶鞘、苞叶、茎秆亦产生坏死褐斑,髓部、穗轴、雄花小梗也可受害,病株矮缩顶叶聚生,不易抽穗。

玉米什么时候种能避开玉米的矮缩病

玉米什么时候种植不能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将会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现对玉米粗缩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办法:
主要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多不结实。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要预防粗缩病,进行拌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用种衣剂+新高脂膜拌种,能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农业防治: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以后播种,种植耐病品种,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结合田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3、化学防治:在灰飞虱虫量高、粗缩病发病重、玉米苗龄在10叶以内的田块,要在苗期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提高药效。

玉米条纹矮缩病是什么?

玉米条纹矮缩病简称玉米条矮病,是西北局部地区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除为害玉米外,还侵染小麦、大麦、谷子、糜子、狗尾草、野燕麦等多种植物。 症状 玉米发病后节间缩短,株形矮缩,沿叶脉产生褪色条纹。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显著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抽出;后期受害矮缩不明显,对产量影响较小。 叶部发病,最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叶脉出现淡黄色条纹,由叶基部向叶尖发展。后期产生坏死斑,呈灰黄或土红色,病叶提前枯死。叶片上的症状可分为密纹和疏纹两种类型。 密纹型在两条叶脉之间常产生1~5条连续或断断续续的条纹,纹宽0.2~0.7毫米,叶直立,颜色较淡,开张角度较小,出现较迟。 疏纹型条纹产生在叶脉上,纹宽0.4~0.9毫米,条纹断断续续。初叶色较浓,叶片张开角度大。出现较早,重病田这种类型较多。 田间以密纹型为主,有时两种类型混合发生。 叶鞘、茎秆、髓、穗轴、雄花花序的小梗苞叶均可受害,产生淡黄色条纹或坏死斑,发病易显症。 病原 玉米条矮病是1种病毒病,由灰飞虱传播。病毒粒体弹状,大小为70~80纳米×200~250纳米,每个粒体内均有横纹50条,横纹间距离4纳米。 发病特点 灰飞虱以3~4龄若虫在田埂的杂草和土块下越冬,来年春季转入麦田,带毒若虫是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染病麦苗也是来年的病源。 玉米品种间及自交系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高抗品种有武单早、W341×野6116、W341×单624、武顶1号、陕单5号和庆单7号等;自交系中有W341、武201、202、110、302、野6116和埃及205。灰飞虱密度大,带毒率高,则发病重。一般高肥水地块发病轻,低肥水发病重。因此,精耕细作,增加中耕次数等措施,都可提高抗病性。 防治方法 (1)选育、种植抗病品种。能有效地控制此病的发生。 (2)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播种,增施基肥,合理追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3)防治灰飞虱,减少传毒媒介。时间最好是在初冬和早春灰飞虱出土前,集中在田埂土缝中,在中午前后天气暖和、灰飞虱活动时喷药防治效果最好。重病区根据玉米田虫情可喷药防治2~3次,间隔7天1次。

玉米粗缩病怎么防治

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1)症状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褪绿虚线小点,随着虚线小点增多,叶背的主脉上生出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叶片变宽、变厚,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高度减半,严重时不抽雄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子粒减少,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有的病株嫩叶卷曲呈弓形或牛尾巴状,心叶缺刻,喇叭口朝向一侧,叶缘变红。(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该病由玉米粗缩病病毒通过灰飞虱传播。在北方玉米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上越冬,也可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灰飞虱体内越冬,凡被灰飞虱为害过的玉米及杂草,都是该病毒的毒源。在华北地区,感病期为5月初至6月中、下旬,与灰飞虱越冬成虫和一代若虫的盛发期吻合。(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并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改善耕作制度,重病区减少麦田套种玉米的面积;冬、春季和玉米播种前后清除田间杂草,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场所;调整播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合理施肥、浇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用种衣剂包衣。

玉米粗缩病怎么防治

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1)症状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褪绿虚线小点,随着虚线小点增多,叶背的主脉上生出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叶片变宽、变厚,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高度减半,严重时不抽雄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子粒减少,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有的病株嫩叶卷曲呈弓形或牛尾巴状,心叶缺刻,喇叭口朝向一侧,叶缘变红。(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该病由玉米粗缩病病毒通过灰飞虱传播。在北方玉米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上越冬,也可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灰飞虱体内越冬,凡被灰飞虱为害过的玉米及杂草,都是该病毒的毒源。在华北地区,感病期为5月初至6月中、下旬,与灰飞虱越冬成虫和一代若虫的盛发期吻合。(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并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改善耕作制度,重病区减少麦田套种玉米的面积;冬、春季和玉米播种前后清除田间杂草,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场所;调整播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合理施肥、浇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用种衣剂包衣。

89%的农户还看下:

果树的特点有哪些?

石榴老桩怎么扦插

奥迪的quattro四驱好还是奔驰宝马的后驱好??

农药登记证号什么意思?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来救我

我昨天买的绿豆有很浓的农药味或者化学塑料味.我怀疑是假的.不知能吃吗?

动漫,未闻花名的歌词中文的

猪瘟是怎么来的

在上海跑黑车怎么样?

黄瓜上头能不能冲施尿素,有什么好办法嘛,谢谢

文章关键词
杀虫 内吸杀虫剂 除草剂效果 玉米田 灭生性除草剂 黄牛养殖成本与利润明虾养殖技术蔬菜土传病害养多肉的方法真菌杀菌剂爱苗杀菌剂有什么作用大豆荚枯病鸽子养殖